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171
发表时间:2021-03-01 10:18作者:王文斌来源:印刷工业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 王文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对印刷工业有极强的针对性,完全符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我们应该切实地贯彻执行。 印刷工业服务面宽,与国家经济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从历史看,除部分时期因特殊原因外,印刷工业的发展速度总是不离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左右。未来 15 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大体会保持 5% 左右的增速,印刷工业的平均年增速应该也会在 5% 上下波动。5% 对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大国来讲是一个较高的速度,对我国经济及印刷工业来讲,的确是一个稳中求进的速度。 我国已是印刷大国,但还不是印刷强国。规模是“强”的必要条件,素质是“强”的充分条件,我国要成为印刷强国势必要补上全面提高素质这一课。大家都知道,全面提高企业和行业的素质是“吃功夫”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情况下,“稳中求进”,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练内功、调结构、上水平”上,才能逐步实现由大变强的目的。 我国印刷行业“利薄”是人们共知的,有人把它归结为成本太高,也有人说是因为产能富余,这当然都是事实。但细想一下,对我国成熟的行业来讲,哪个行业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呢?实际上,我国印刷行业整体效益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我们增值率低造成的。据有关研究,国家统计的 97 个大行业的平均增值率在 70% 左右,印刷行业只有 40% 多一点。增值率低当然利就薄。增值率低不是企业经营的问题,而是由印刷行业的经营方式决定的。现在有不少企业认为印刷行业只经营加工工艺不行,要通过技术创新、功能创新向纵横向扩张、向产品化方向发展,这正是大家意识到了印刷行业工艺路线短、增值点少、不提供终端产品这种经营方式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问题。印刷行业的经营方式是历史形成的,是产业经济大格局内相对稳定的一种形态,对印刷行业来讲,不改变就不能有大的突破,要改变只能稳中求进,欲速则不达。 “稳”与“进”是辩证的关系,“稳”是为了“进”,“进”才能长期保持“稳”。印刷行业和企业在“稳”中求“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可能要先解决好几个认识问题。 一是要真正把发展的基点转移到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上来,把是不是高质量发展作为权衡一切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唯一标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我们的思想上真正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稳中求进”才能落到实处。 二是要坚持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我们的技术进步。能自主创新的当然要加大力度;在需要、可能、经济的条件下,为迅速提高行业服务的技术含量,能引进的技术、产品、零部件也要引进。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对于引进的技术要学习、再创新。 三是要先实现自动化再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生产是自动化生产的高级形式,没有自动化生产的基础,智能化生产就没有前提。我国印刷行业无论是印制,还是印机、器材生产,大都处于生产线或生产线与部分自动线混合生产的阶段。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印制、印机、器材企业需要密切协同,首先解决好自动化生产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向智能化生产及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四是要探索适度的多元化经营逐步提高企业的增值能力。一个时期以来,多元化经营名声不佳,其实多元化经营本是一个正常的经营方式,但万事皆有度,超出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盲目多元化是有害的;而与企业经营实力相适应的多元化经营则是有益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增值能力,还可以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目前,有些出版物印刷企业发展了包装印刷、商业印刷,效果不错;有些电子标签企业从材料、标签到软件一体化发展,也呈现了好的势头;软包装印刷行业还演绎了“糖果的故事”,让人惊喜。印刷行业中小企业偏多,在探索适度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住围绕核心技术扩张延伸及按专业化方式组织开发生产这两个关键点,否则就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 五是要坚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方针。“双循环”要实现以国内循环为主,但也提倡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印企“走出去”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印企一定要继续坚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方针。产品能走出去,就让产品走出去;产能能走出去,就让产能走出去;企业能走出去,也要努力让企业走出去。有人说中国印企的产能顶到了天花板,走出去了,这个天花板也就不存在了。我国印刷行业在国际市场是有我们的优势的。在发达国家市场,我们有成本和服务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我们有产能和技术优势。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走出去的路将会越来越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将会长期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这是我国印刷工业由大变强的前提和可靠保证,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好党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前进、创新发展,我国成为世界印刷强国的愿景就一定会实现。 《印刷工业》杂志新年第一期即将出版发行,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个卷首语,匆成此文,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2021 年 2 月 18 日 (本文来源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文斌在《印刷工业》新年特刊中的卷首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