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2008~2014年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之拐点篇

29
发表时间:2016-08-19 13:10
此部分内容将主要介绍2008~2014年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走势,以及发生在这一时间段的几个“拐点”。
   1.出口增速明显高于进口
   图1清楚地显示了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的走势。在这一时间段,对进口而言有两个拐点,一个是2009年,为低谷;一个是2011年,为高峰,后呈一路下滑的态势,与此相对应的是贸易逆差,亦一路走低。对于出口而言则仅有一个拐点,即2009年,为低谷,此后一路攀高。

 2.胶印机进口大幅度下滑
   进口金额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胶印机进口金额大幅下滑。由于胶印机进口金额占据了印刷设备、器材进口金额的极大比重,所以它的走势决定了印刷设备、器材进口的走势。图2和表2是这一判断的最好佐证。
   从表2中可以了解,胶印机进口金额在2011年达到顶峰,达11.11亿美元;2012年进口金额为10.08亿美元,较上年下滑9.27%;2013年进口金额为9.77亿美元,较上年下滑3.08%;2014年进口金额为7.92亿美元,较上年下滑18.98%。2014年同2011年比较,下滑幅度已达28.74%。
   胶印机进口金额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内印刷市场上,胶印占比有缩小的趋势,再加之市场需求不振;二是国内生产(包括独资、合资、国营、集体和私营企业)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满足国内市 场的需求。笔者更倾向于第一个原因占的比重更大。

 3.数字印刷机异军突起
   看一下2008~2014年数字印刷机的表现:2008年,数字印刷机出口1.26亿美元,低于其他常规印刷机出口的2.32亿美元,高于胶印机出口的0.75亿美元;2009年,数字印刷机出口仍是排在第二位;但此后便一路直线上升,2010年,3.47亿美元;2011年,4.83亿美元;2012年,6.57亿美元;2013年,7.29亿美元;2014年,7.55亿美元。自2010年开始,数字印刷机出口就稳居三种印刷机出口金额的第一位,2014年已经占印刷机出口总金额的69.28%,是胶印机出口金额的10.85倍。
   4.印刷油墨进出口“角色”转换
   从2008年直至2011年,我国印刷油墨,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一直是进口大于出口,但2012年迎来了油墨进出口“历史性的一刻”,当年出口数量虽仅高于进口498吨,但却是历史上“角色”的转换。而这只是起点,2013年,油墨出口数量大于进口5464吨,2014年出口大于进口7612吨,或许这就是将来的常态。
   遗憾的是在金额上,油墨的进口仍远大于出口,这和我国油墨生产商企业属性有极大关系,国内大型生产商大多属于外商独资或合资,“返销到本土”尚需时日。业内人士也曾经讲过,国内出口油墨大都为“低档次”,这一点和出口目的地也相吻合。

   5.CTP逆袭并成为常态
   胶印版材是PS版和CTP版的统称,也是印刷设备、器材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在胶印生产中,PS版的使用已经历史悠久,而CTP版的大规模使用则是在本世纪初。因为CTP版制造技术晚于常规PS版,当然,或许还有些技术层面上的原因,因此,到目前为止,CTP版的销售单价还是高于常规PS版,但两种版材的“单价差”已经大幅度缩小。
   在出口方面,2010年,CTP版出口金额超过常规PS版;2013年,CTP版出口数量超过常规PS版,并且已成为一种常态。
   目前对国内市场而言,胶印版材产能已经过剩,有关生产企业面临的是海内外两个市场的残酷的价格竞争,单价大幅下跌,结果是企业盈利大幅度缩水。此外,出口时还极易引起海外市场的反倾销。近两年,中小版材生产企业的“关、停、并、转”屡见不鲜,企业的整合已经成了业内人士的热门话题,从经济运行规律、国外同行业发展实践两方面来看,行业整合时机已经趋于成熟,但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还并无一定规。
   6.柔性树脂版批量出口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国外柔性树脂版的销售市场,国内虽有企业做过试生产和试销,但终因技术瓶颈未得到彻底突破而未形成规模。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以解决,2012年,海关为柔性树脂版设独立税号。2012年,出口3.7万平方米;2013年,出口8.7万平方米;2014年,出口15.58万平方米,但出口数量还远比不上进口(2014年进口53.14万平方米)。乐观地讲,因技术瓶颈已经突破,超越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出口商品中,“进口转出口”商品所占比例已呈下降趋势。


视频访谈

视频访谈

副标题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