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古书画复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42
发表时间:2024-05-08 13:49 本文从文物王献之的《中秋帖》复制出发,分析比较了当前古书画复制的主流技术,详细阐述了色彩管理技术在图像预处理、跨平台色彩一致性、软硬件操作匹配等方面的实施与应用,列举了在作品最终呈现方式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难点,讨论了古书画复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9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回归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最重要的回归文物之一,王献之所作的《中秋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当时文物正处于休眠期,《中秋帖》原件未能与观众见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依靠色彩管理技术经数字喷绘制作而成的复制品。图 1 所示为《中秋帖》全文,本文将主要探究王献之草书的风采神韵在复制件中的呈现策略。 关于文物 《中秋帖》是一件书法作品,书迹本身其实只有这一页,在清代重新装裱时,另外搭配了北宋、明、清时代的印记、题跋,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手卷。图2所示为手卷扫描影像。 整件文物,如图 3 所示,包首是葡萄灰群地三多纹织锦,图案主要由佛手、石榴、菊花组成,寓意为多福、多子、多寿;卷前引首为乾隆书题“至寶”两字,前隔水上有乾隆于藏经纸御题一段,后隔水有乾隆画梅花一幅,隔水本身带有花纹图案,应是装裱材料中常见绫子;卷后有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帝、丁观鹏创作的题跋与绘画;手卷还配有用织锦缝制成的囊袋,外部有钱币图案,内部有董邦达所绘的山水一幅。清乾隆时期,《中秋帖》被收入内府 , 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统称为“三希”。 目前,研究者大多认为这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一个临本,并非王献之手书。在明代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张丑所著《清河书画舫》中有这样的记载:“献之《中秋帖》卷藏于携李项氏子京,自有跋。 复制技术的选择 目前,用于古书画文物复制的技术主要有人工临摹、珂罗版复制、木版水印、传统印刷、数字喷墨印刷等。 人工临摹复制书法主要通过双钩廓填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先将涂过蜡的纸张置于前人书帖原作之上,然后用小笔蘸墨,透过蜡纸仔细用墨线描出前人书帖的文字笔画轮廓,待笔画轮廓描好以后,再依照原帖将中空的笔画填墨染实。这种方法可以相对精确地再现文物原件的笔画特点,能够在保证字形一致的同时,复制出原帖的布局与整体章法。它要求操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于一些偶然性用笔,例如原帖中部分笔画的飞白效果很难完美地表现出来,而且需要较长的复制时间。另外,一些传世的书画作品在流转的过程中都会留下霉斑等历史痕迹,人工临摹也是无法模仿的。 19世纪发明了一种平面印刷技术——珂罗版印刷,它在复制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原作的艺术特色,层次丰富,气韵生动。上海博物馆的珂罗版工艺流程为:照相—修版—制版—印刷—人工设色—钤印。整个复制过程比较复杂,通常情况采用原尺寸印刷,对于大尺幅的作品需要接版印刷,缺乏稳定性,产出效率不高。 木版水印技艺能够复制出古书画的连续调效果,且能保持原作的笔调与气韵,达到乱真的效果,工艺流程包括:勾描分版、手工雕版、印刷、装裱。高品质的复制往往选择此种方法。其缺点是工期长、复制效率低,对于制作人的技艺和绘画修养要求较高。 目前广泛普及的印刷技术为古书画复制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传统胶印技术采用四色油墨进行印制,使用涂层材料进行印刷,色彩表现力较强,层次较为丰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但是不适合小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另外,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喷墨打印技术,使用12色颜料墨水进行印制,阶调再现能力强,依靠数字式的图像采集系统获取 RGB 图像,无需制版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复制,复制速度快、效率高。 本次《中秋帖》的复制,考虑到这是一件书法作品,色彩组成相对简单,就内容来说含有多段提拔,书体形式丰富,同时还有遍布手卷的水渍、霉斑。为了更好地传递文物所包含的信息,最大程度地使复制件与原作保持一致,从而精准地展现中国书法的魅力,最终选择了精度更高、细节表现力更强的数字喷墨技术进行呈现。 数字喷墨复制工艺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喷墨复制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3步,即:图像采集、图像后期、图像输出与评估。由于所需设备种类较多、性能各异,为了确保颜色数据精确,达到在目标设备上提供相对于源设备最理想的色彩效果,要严格遵守相关色彩管理规则,即在正式复制开始之前需对设备进行校准、特性化、色彩转换等工作。图4所展示的就是 ICC 色彩管理流程,包含了书画复制工作流程中所涉及的从输入特性文件到 Photoshop等程序的工作空间,再到使用显示特性文件查看图像,然后转换到输出特性文件的基本过程。 1. 数字化图像采集 此次手卷采用非接触式平台扫描仪(如图5所示)进行数据采集,为了满足后期编辑输出所需,将本次扫描分辨率调整至 600dpi,以便提供数据冗余。 2. 图像后期处理 一幅原始扫描图像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图像分辨率、墨水、承印物等因素,对其进行影调、色彩、锐度等性能的优化,并制定个性化的输出策略。 (1)承印物选择 古书画的复制不同于创作,要力求在风格、色调、质感、细节上忠实地反映原件,虽然输出特性文件会尽最大可能确保将图像从原始特性文件空间转换至目标特性文件空间时的色彩准确性,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色彩偏移,这时单纯从主观目测的角度评价复制件的输出效果是不够严谨的。依靠专业软件进行科学、定量的颜色比对可以为承印物的选择与图像后期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便于追踪图像输出于不同承印物时所呈现的效果,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输出耗材。 图6所示为《中秋帖》手卷内具有代表性的各区域所组成的概览图。此次依靠 Colorthink pro为其模拟创建了从起点色域到各个终端承印物色域的转化,并在纸张、墨色、印章等 6个重点区域进行了取样点监测,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逐像素计算出色彩转换前后图像间的色彩差异程度,最终生成了判断色彩转化优劣的主要指标delta-E。表1、表2和表3分别汇总了在国产涂层手工宣纸、Hahnemühle宣纸、Innova 宣纸3种常用涂层宣纸上应用可感知、饱和度、绝对比色、相对比色渲染策略下的模拟转换色度差异数据。结果显示:作品中的文字区域(墨色)均被大量黄色、橙色甚至红色所填充,delta-E在9.84 ~ 12.26,表明目前喷绘机在对图像中的墨色进行还原时,黑色密度较低导致色差较大。 图 7为Innova 宣纸在相对比色模式下的转化示意图。将各取样点的delta-E数值进行平均后,可以发现最小值出现在使用Hahnemühle宣纸在绝对比色模式下进行输出的组合中,数值为1.93,虽然测试结果显示使用绝对比色模式进行渲染后画面中的色度数值在目标色域中保持最好,但数据上的优秀并不代表审美上的正确,因为绝对比色模式对于色域外颜色处理策略而言较为生硬,会导致画面中原本过渡均匀的区域出现断裂,画面细节受损、缺失。因此,在艺术品输出中,相对比色模式更为常用,这种模式会保留色域内色彩,压缩所有超出目标色域的颜色,并且会保持各个像素之间的亮度关系,在黑场补偿算法的加持下,对于过渡区域细节的还原更加自然。 就一般的商业印刷而言,delta-E在3 ~ 6通常都是可以接受的。一般认为小于1.0 的误差通常是由于测量误差或者设备精度有限所造成,当delta-E超过 6 时则被认为是色彩失真。在本次模拟转化的结果中,在 Innova 宣纸上采用相对比色策略进行输出时画面绝大部分区域detla-E 控制在 0~2,区间色彩差异较小,为了获得理论与观感上最优异的转化结果,决定使用 Innvoa 宣纸来进行本次《中秋帖》的输出。 (2)色彩调整 在数字打印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从一个较大的色域空间向一个较小的色域空间进行数据转换,此时可以利用 Photoshop中的软打样功能直观地了解色域缩减情况和动态范围变化程度。经过观察发现:手卷整体颜色偏暖,朱砂色印章偏向玫红色,对比度低,墨色饱和度较低。虽然本次复制的法书作品没有复杂的色彩组成,以上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借助Photoshop 中的曲线、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等主观的滑块对画面整体以及局部区域进行调整。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图像的后期处理应该先从基础影调入手进行调整,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同时画面中其他较弱的冲突也会随之缓解。如图 8所示,为了弥补粗面纸亮度低、动态范围小造成画面对比度低的情况,在曲线工具的调整面板中向对角线加入控制点并将其拖拽至S型,用以适当增加全局对比度;对于印章偏玫红的问题,使用Photoshop中的色彩范围命令,为画面中的所有印章建立选区,接着对选区使用可选颜色命令,减少红色区域中的洋红色占比,并将黄色按钮向右侧少量移动,使选区中的印章色彩向朱砂色偏移;接着使用自然饱和度工具提升画面整体的色彩饱和度,使画面更加鲜艳,以抵消纸基偏黄造成的画面暖调过剩,使得软打样图片和原片更加接近。 (3)锐化 《中秋帖》运笔连贯,笔迹墨色由深到浅产生了丰富的梯度变化。如图 9所示,在“不复”“然”等字区域,字中带有少量飞白与浓墨交相呼应,具有丰富细节,仿佛能够超越二维纸面空间的限制。但是任何一幅书画作品在扫描数字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原始信息的模糊,直接输出将严重影响最终呈现在复制件上的画面立体感,因此需要对原始扫描影像进行锐化操作。 Photoshop 中的“usm 锐化”滤镜经常被用于数字打印后期中,目的是让画面变得更为清晰、有质感。古书画作品中的元素众多,掌握好图像模糊与锐利程度的平衡是锐化操作的关键。古书画复制中的锐化处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首先需要对作品中绢布、宣纸等材料表面纹理进行锐度补充,在此基础上再对作者笔迹进行质感还原。 对图像施加锐化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半径的数值,半径的参数决定锐化时对图像边缘的影响范围大小。以手卷内一块隔水为例,它由经纬丝织造而成,表面纹理细节丰富,属于高频一类的纹理细节信息,应使用较小的半径数值。在图10中,右图为施加小半径值锐化之后的效果,此处半径滑块的数值为0.6。 在书法的数字复制中,书迹主体的锐化是重中之重,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字型结构与轮廓边缘,它们是低频信息与高频信息的组合,需要经过两次锐化。其中字型结构属于低频信息,在锐化时施加大半径值参数,可以相对精确地增加字体墨色,强化字形结构的立体感,最终影响书迹主体与纸面的明暗对比,可以看作一种精确的、局部性的影调调整。轮廓边缘方面,墨水在纸面上的晕散效果以及少量笔画所呈现的飞白效果均属于高频信息,为了避免对字体结构的重复锐化,需对其建立蒙版选区。 蒙版的建立有多种流程,为了便于理解,在此介绍一种较为简单的生成方式。首先选中通道面板,在红绿蓝三色通道中选择对比度最高的灰度通道,选定通道后,运行风格化查找边缘;接着运行反向命令,在调整菜单中运行色阶命令,移动黑场滑块,消除随机像素;为了过渡更加均匀,使得锐化的效果能更好地融合在最终的图像中,对蒙版运行高斯模糊命令使边缘柔化,至此蒙版建立完成。图11展示了建立锐化蒙版的操作步骤,有了蒙版选区的保护,就可以进行相对大幅度的后期调整,不用担心对于图像画质的负面影响。图12所示为针对飞白区域的轮廓边缘应用小半径值参数的锐化前后效果对比,由于蒙版的保护,使得锐化操作仅仅作用于选区内的笔迹边缘部分,不会对表面区域造成任何影响,有效避免了对于画面的重复锐化,在增加画面质感的同时,避免了因过度锐化而导致的画质损失。 3. 图像输出与评估 首次输出时建议选取一小块画面以原始比例进行打印,以此来检查文物影像最终输出在承印物上的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将原件与复制件同时放置在一个平面,在同一光源下进行对比,并在两种观看距离下进行评估,第一种为标准观察距离,一般为作品对角线长度的两倍;第二种为细节观察距离,即肉眼所能接受的最近观察距离。因为颜色感觉是人类的特性,此处的评估仍偏向主观评测。 在实际工作中,“输出—评估—调整”可能需要重复数次才能确定最终的输出参数,目的是最终得到一幅无溢墨(滴墨)、无剐蹭,画面亮部、中间调、暗部细节还原准确,整体影调、色彩与原作相近,无明显色偏、画面细节锐利,同时无明显颗粒感、无明显像素化的打印作品。 《中秋帖》复制件最后装裱完成所呈现的效果如图 13 所示。在灯光的衬托下,书迹跃然纸上,影调优异,层次分明,细节丰富,通过一系列后期操作,完美保留了原作中墨色黑白梯度的变化,达到了行气连贯、浑然一体的效果。 本次通过锐化工具的使用,将原作中呈现在线条边缘所具有的独特质地进行了完美复原,尽最大可能保留了文物原件中边缘轮廓所呈现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了行笔时线条所具有的流动感,同时顺利地将作品内部分笔画中带有的少量飞白效果作了进一步修饰,维持了原有的视觉冲击力,将书法家融入线条中的创作思想与内涵在复制件中完美呈现。 随着数字复制技术的日新月异,输出设备在色彩管理软件的控制下,在墨色的层次、浓淡枯湿的表现、明暗变化等方面对文物原件细节的还原上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喷绘输出的文物影像,其墨水与纸张融为一个平面,缺乏颜料层的凹凸感,失去了书法作品独特的韵味与生命力,对于其中的艺术美感有严重削弱,可供观看者回味的空间较少,为其对作品的领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复制品虽说不能和真迹媲美,但是为了缓解博物馆中保护与展陈之间的矛盾,利用复制件作为“替身”进行展出,能让珍贵的文物在库房内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休息”从而延长“寿命”,对于文物保护有着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复制品作为一种补充性展示,对于公众了解历史知识、提高艺术审美,也可以达到接近真迹的效果。 目前的复制方法与方案都只是暂时的,绝无一套一劳永逸、“放之四海皆准”的制作流程,众多方法中也绝无对错之分,如果一件复制品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感受或是物尽其用,就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复制。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问题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文物复制品的制作也随之会越来越精良。 |
|